7月8日,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云做客第208期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學術論壇,圍繞全國生態系統變化評估與決策支持作專題報告。本次論壇是數字地球實驗室、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聯合發起的“地球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”主題系列報告之一。論壇由地球大數據專項辦公室主任閆冬梅主持,160余名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線上會議。此外,本次線上會議還通過《遙感學報》知網和嗶哩嗶哩(Bilibili)直播間進行了直播,共有超過8000人次訪問直播間并參與討論。
?
在報告中,歐陽志云研究員從四個方面對我國生態系統及其變化開展綜合評估。以遙感數據為基礎,綜合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數據,地面調查數據,氣象、環境、水文監測數據,以及人口、經濟、農業、畜牧業、林業等統計數據,通過基于生態過程的評估模型明確了我國生態系統格局、生態系統質量、生態系統服務、生態問題特征及其自2000年以來的變化趨勢,揭示我國生態系統變化的主要驅動力。研究成果支撐了全國生態系統功能區劃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、國家公園布局規劃、生態保護成效評估等國家重大生態保護恢復政策的制定與實施。他的報告引發了參會人員以及直播間觀眾的熱烈討論,在報告結束后,歐陽志云研究員就“天-地-空生態數據獲取、挖掘、融合及其應用”回答了大家的提問。
?
歐陽志云,博士、研究員,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,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長。主要從事生態系統評估與保護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研究。先后承擔全國生態系統調查評估、全國生態功能區劃、國家公園布局與自然保護地體系規劃、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(GEP)及實現機制試點規劃、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技術與模式、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與生態安全等項目。發表論文600多篇,其中,在Science、PNAS、Nature子刊等SCI雜志論文170多篇,出版專著10余部。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、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,以及中國科學院杰出成就獎。
視頻會議現場